發布時間:2025-03-04 作者: 來源:教育部文件
第二期“雙高計劃”工作方案
一、布局重點
(一)服務區域發展布局
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、主體功能區,布點一批融入區域發展規劃、對接重大生產力布局的專業群,促進區域內產教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;面向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試點省份和國家市域產教聯合體,布點一批創新機制、引領改革的專業群,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臺,建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,開展校企協同育人。
(二)支撐產業發展布局
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,圍繞先進制造業、現代農業、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,以國家級產業集群布局、各地萬億級和千億級支柱產業為重點,布點一批對接產業鏈關鍵環節、關鍵崗位的專業群,支撐改造提升傳統產業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、布局建設未來產業;在產教協同度高、人才需求旺盛的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,支持龍頭企業和高職學校共建一批適應需求、服務發展的專業群。
(三)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布局
以東盟、中亞為先行區,帶動非洲及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其他國家,加強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。在橋頭堡省份、開放前沿和國際化辦學基礎好的地區,布點一批服務邊境貿易、能夠伴隨企業走出去的專業群,持續增強中國職業教育影響力,助力構建新型國際關系
二、遴選標準
(一)學校思政工作引領力強
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構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,思政隊伍數量充足,開足開齊開好思政課,課程思政深度融入專業教學。基層黨建與專業建設有效融合,示范性基層黨組織建設、思想政治工作引領改革成效顯著。
(二)學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需求匹配度高
專業群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充分,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健全,主動服務區域發展、支撐產業發展。人才培養針對性和適應性強,近三年畢業生本地(行業)就業率不低于60%、對口就業率不低于70%。
(三)學校辦學條件和產教融合基礎好
學校為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學校(含職業本科學校),辦學條件基本達標,是省級及以上“雙高計劃”建設單位。牽頭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,建有實質性運行的產教融合平臺。
(四)項目建設措施和建設目標契合度
高學校的專業、課程、教材、教師、實訓基地等教學關鍵要素改革成果顯著、示范效應明顯。專業群建設方案科學合理,改革舉措可操作性強,能有效支撐建設目標達成。
(五)項目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的保障性好
學校舉辦方對項目建設的政策和經費支持力度大。行業組織、合作企業積極參與專業建設。學校內控制度健全,辦學經費充足,財務管理規范,項目管理制度完善。
(六)學校對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貢獻顯著
近三年招生計劃完成率不低于90%,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不低于90%。非學歷培訓人次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數。積極推進“職教出海”,開展留學生培養或海外職業教育培訓。
學校出現以下行為退出項目申報建設。一是近五年在思想政治工作、師德師風上出現重大問題;二是近五年出現重大違規辦學行為、重大安全責任事故;三是學校已列入本省普通本科高校設置規劃;四是第二期“雙高計劃”中期績效評價結論為“差”。
三、工作要求
(一)項目立項階段
1.兩部分配名額。兩部以國家區域戰略、重點產業布局、各地高職教育發展規模及改革成效等為主要依據,測算確定各地名額及布局重點。
2.學校自主申報。滿足遴選標準的學校,可自主選擇2個專業群,研制專業群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報告,編制專業群建設方案,登錄全國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與管理平臺(http://hve.emic.edu.cn),通過“雙高計劃”項目專欄填寫申報材料,并按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按時提交。舉辦方是國家部委的學校,須征得相關部委同意并明確支持政策和項目經費投入后,推薦至學校所在省份教育行政部門。
3.省級遴選推薦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工作方案,在審核學校申報資格的基礎上,按照兩部確定的本省名額及布局重點組織遴選、等額推薦,按序確定擬推薦建設單位名單,明確本省支持政策和經費投入,對學校專業群建設經費預算進行審核,于2025年3月3日前通過“雙高計劃”項目專欄向兩部提交推薦函及有關材料,并將省級推薦函(包括推薦學校順序名單、材料真實性審查情況等)和學校申報材料紙質版(各學校5份)一并報送至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。
4.兩部復核確定。2025年3月底前,兩部復核確定并公布立項建設單位名單。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支持建設2個專業群,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支持建設1個專業群。
(二)項目過程管理
1.建設方案論證備案。2025年4月底前,兩部組織專家論證專業群建設方案,論證通過的兩部備案,并作為開展項目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。
2.年度績效評價。建設期間,各建設單位每年在“雙高計劃”項目專欄如實填報上年度建設進展情況,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指導建設單位開展年度績效自評。
3.中期績效評價。2027年,兩部組織實施中期績效評價,督促各地對建設單位逐一指導評價,優化調整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,提高建設實效。
(三)項目驗收評價
2029年底,兩部組織實施期結束后績效評價工作,重點評價各建設單位任務完成情況及在服務區域發展、支撐產業發展、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和教學關鍵要素改革等方面的支撐力和貢獻力。評價結論分為“優”“良”“中”“差”四類,結論為“中”“差”的限期整改,結論為“差”的建設單位不得進入下一期“雙高計劃”遴選。
第二期“雙高計劃”標準框架
注:第二期“雙高計劃”標準框架用于項目遴選推薦、建設管理和績效評價。